一鹅感染新呼肠孤病例的诊治报告
时间:2019-08-02      作者:华南生物---张青林

        摘要:2019年3月初,江苏省某27日龄、5000只规模的泰州鹅品种商品代养殖场鹅群发病:每天死亡20多只,有少部分鹅精神不振、缩脖,病鹅行动不变,表现腿病,另外拉白色稀便。解剖死鹅可见:肝脏、脾脏、肠道、密布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,肾脏肿大也散在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点。个别鹅有痛风病症和/或大肠杆菌病变。病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,初步诊断为呼肠孤病毒感染,同时采集内脏组织送实验室进行了星状病毒、鸭瘟病毒、呼肠孤病毒、新呼肠孤病毒的RT-PCR检测,结果显示新呼肠孤病毒可以明显扩增出特异性条带,其余均为阴性,最终确诊为新呼肠孤病毒感染。

病原学

        禽呼肠孤病毒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(reovir-dae)正呼肠孤病毒属(Orthoreovirus)。该病具有相同的理化和形态学特性:该病毒粒子的基因组为双链RNA(dsRNA),有10个节段,无囊膜,呈二十面体对称,具有双层衣壳结构。最初呼肠孤分离于人的呼吸道和肠道,该命名来源于呼吸道肠道孤儿病毒,与引发的疾病没有明显的联系。正呼肠孤病毒属有四个成员,分三个不同的亚群。非融合性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(MRV)代表1亚群,融合性呼肠孤病毒归于亚群II,包括禽呼肠孤病毒(ARV)和分离于狐蝠的尼尔森海湾病毒。狒狒呼肠孤病毒(BRV)归于亚群III。

        呼肠孤病毒感染呈全球分布,目前禽呼肠孤病毒在商品禽群中极其常见,且大部分毒株没有致病性,但从病禽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分离到了呼肠孤毒,在鸡上这些病例主要表现病毒性关节炎/腱鞘炎、矮小综合症、呼吸道病、肠道病、免疫抑制病和吸收不良症。呼肠孤毒也能感染火鸡、鸭、鹅。雏鸭表现为肝脏不规则坏死,脾脏出血或黄白色坏死为特征。雏鹅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、脾脏、肠道、胰腺、肾脏密布坏死点为特征。2001年王永坤首次在雏鹅分离鉴定鹅呼肠孤以来,鹅呼肠孤已经在我国数省流行,主要侵害雏鹅和仔鹅,并造成危害。经国内一些研究人员的分离与鉴定,证明该病的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成员,由于该病毒与传统的呼肠孤病毒在血清学上和基因组序列上均不同,因此称之为“新型呼肠孤病毒”。通过多种药物治疗无效,结合实验室RT-PCR鉴别诊断,确诊为新呼肠孤病毒感染,现报道如下:

        1剖检与病料采集

        剖检27天龄病死的小鹅,可见肝脏、脾脏、肾脏、肠道弥散针尖大白色坏死点。见下图







        2 RT-PCR实验结果

        取肝脏、脾脏、肾脏组织剪碎,在研钵中研磨成糊状,按照1:5-10加入PBS,反复冻融3次,7000-8000rpm/min离心10-15min,取上清液用核酸抽提试剂盒抽提RNA/DNA,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RNA为cDNA,然后再做PCR。扩增结果如下图:


        结论:

        联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确诊为新呼肠孤病毒感染发病。

       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1)及时淘汰弱小残次鹅;2)在饮水里添加黄芪多糖、转移因子、多种维生素一个星期;3)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加上克拉维酸加拌料连用4天控制继发细菌性疾病,同时添加保肝护肾的中药;4)加强饲养管理,保持舍内外环境卫生;5)在种鹅的选育过程中及时淘汰不合种用的鹅,进行病原筛查,控制由种源的垂直传播疾病;6)在使用卵黄抗体时避免外源性污染带来的疾病。